烟台市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助力实现“双碳”目标
浏览: 发布日期:2023-01-06
导语:挑战育新机,赋能谋发展烟台市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助力实现“双碳”目标建筑业作为碳排放重要行业,在“双碳”背景下迎来了巨大挑战。据估计(统计),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比例达50%,是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关键环节。当前,全国各地纷纷推广发展超低能耗建筑,谋求传统排碳大户转型升级,打造行业发展新格局。
烟台市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助力实现“双碳”目标
建筑业作为碳排放重要行业,在“双碳”背景下迎来了巨大挑战。据估计(统计),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比例达50%,是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关键环节。当前,全国各地纷纷推广发展超低能耗建筑,谋求传统排碳大户转型升级,打造行业发展新格局。烟台市住建局立足新阶段,抢抓“双碳”新机遇,探索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,积极推进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健康发展,着力让建筑真正“绿”起来。
一、政策发力添动力。明确超低能耗工作总体思路、实施路径、方法措施等相关内容,以市政府名义出台《关于加快烟台市建筑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》(烟政字〔2021〕52号),每年选择一定比例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办公、学校、医院等公共建筑和集中建设的公租房、人才公寓等居住建筑,按照超低能耗建筑标准规划、建设和运行。对于满足超低能耗标准的建筑,在办理商品房价格备案、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方面给与支持。同时,在省内率先编制《烟台市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导则》《烟台市超低能耗建筑后评估导则》,邀请中建研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院、省建科院、省发展院等全国公认领域内的资深专家研究提出意见建议,共话超低能耗建筑发展未来。
二、凝聚合力挖潜力。鼓励骨干企业与高校、科研机构等合作,增强企业核心技术储备,建立合作共赢、利益共享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。围绕省发展改革委“科教强省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”的战略需求,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、增强“十强”产业核心竞争力、服务国家和省重大战略任务实施为目标,组织市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、烟台大学建筑学院、市建工检测服务中心申报成立“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”。作为省内唯一一家获得认可的建筑设计类工程研究中心,将紧密结合建筑业发展的主旋律、行业十四五前景规划,深入开展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工程应用研究工作,释放超低能耗建筑发展潜力,为我市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建设提供工程应用技术支持。
三、激发活力强实力。按照试点先行先试、其他项目有序推进的思路,打造烟台市首个超低能耗公共建筑--飞龙集团创新研发中心超低能耗项目,参照国家《近零能耗技术设计标准》设计,满足《山东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要求,总建筑面积约1.7万平方米;建筑综合节能率约58%,建筑本体节能率约55%,年节约标煤约178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73吨。加快推进在建规模最大的超低能耗建筑(万华高级人才公寓项目)建设,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,共计12个单体建筑,采用了基础筏板下地源热泵施工、空腔聚氨酯发泡保温外墙、砼叠合板、砼预制柱、楼板聚氨酯发泡、光伏发电,体育馆发电玻璃、高热阻玻璃幕墙等多项绿色建造技术,多项施工工艺在我市建筑史上实现了“零的突破”。
下一步,烟台市住建局将结合国家级政府采购绿色建材试点城市建设,一是建立政府采购绿色建材政策体系。大力推广节能环保、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高、功能良好、品质优良的新型绿色节能建材,提高绿色节能建材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中的应用比例。通过建链、补链、强链、延链,打造全链条的绿色建造产业体系,促进绿色建造产业链自主良性发展,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。二是强化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研究。积极引入国际、国内超低能耗建筑权威机构参与事前事中事后的设计、建设、运维、认证,通过资源整合、开放共享,不断提升创新能力,降低建设成本,全面提升建筑节能技术水平。三是坚持以“科技”赋能“健康人居”。积极推进超低能耗、近零能耗、零能耗建筑“三步走”战略,升级“会呼吸的绿色建筑”,打造恒温、恒湿、恒氧、恒静、恒洁的舒适建筑,促进建筑全生命周期绿色化。(来源:绿建资讯网)
博悦佳软瓷咨询热线:400-013-9278 / 18071719278(施先生)。